4月23日,人文学院首届诗歌大赛评选工作于主教学楼107、109教室有序进行。本届大赛在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的支持下,设立“大学生诗歌创作类”“大学生诗歌朗诵类”及“大学生诗歌鉴赏类”三大赛项,共收到全院学生提交的原创诗歌、朗诵视频、诗歌评论等参赛作品近500份。
为保障评选的专业性与公正性,大赛组建了以中国语言与文化系主任杨忠谦为评审团主席,李东平教授、吴立友副教授等14位资深教师为核心的评审团队。评审团成员涵盖古典文学、现当代诗歌创作与批评、文艺理论等多个领域,依据“主题思想”“艺术表现力”“创新性”三大核心指标,对作品展开多轮匿名评审。
评审过程中,创作类作品因题材多元引发关注,既有恪守传统格律的古典诗词,也有聚焦人工智能、生态保护等时代议题的现代诗作;朗诵类作品通过音视频形式,生动诠释了《将进酒》《回答》等古今经典诗篇的深刻意蕴;鉴赏类文章则展现出学生从意象解构、文化比较等角度切入的学术功底。评审杨忠谦指出:“本届参赛作品不仅体现了学生对诗歌形式美的探索,更融入了青年一代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思考。”李东平教授补充道:“部分鉴赏文章敢于挑战经典解读范式,彰显了批判性思维与学术锐气。”
此次“诗承巴蜀·韵动山城”诗歌作品评选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更促进了诗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多元赛项的设置与专业评审的严格把关,活动成功挖掘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与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展现了人文学院学子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未来,人文学院将继续秉承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念,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