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至19日,在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人文学院法学系副主任周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张振宇、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教师闫经纬老师作为代表参加了“全国高等教育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专题研修班”。本次研修班旨在助力高校教师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实践,提升课堂效能与创新能力。
聚焦AI前沿,赋能教学全流程
研修班以“构建终身学习生态,重塑教育教学体系”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展开系统性培训。课程涵盖四大核心模块:人工智能基础知识、DeepSeek综合场景应用、大模型在教学各环节中的实践,以及教育智能体的设计与搭建。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结合,帮助教师掌握从提示词设计到智能体开发的全链条技能。在首日课程中,专家深入解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原理及大语言模型的核心价值,并重点演示了提示词工程的优化技巧。
场景化实践,破解教学痛点
次日课程聚焦大模型在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应用。参训教师通过案例学习,掌握了利用AI生成教案、PPT、互动游戏及学情分析表格的方法。闫经纬老师特别关注“课堂互动设计”模块,他认为AI生成的短句测试等工具,能为传统语言教学注入趣味性,显著提升学生参与度。周丹老师对“智能体作业批改”功能印象深刻,她相信AI在数据分析和评价环节的应用,将极大减轻教师的事务性负担,能让教师更专注于教学创新。
7月19日,研修班以小组智能体设计实践及成果展示收官。我院教师们各自结合专业特色,设计了支持作业批改、招生检索的的教育智能体原型,获得专家一致好评。据悉,此次参会教师将于21日完成培训考核,通过者将获得《人工智能提示词工程师(高级)》专项技术证书,从而更好地为推动AI技术在本专业教学中的落地应用及数字化转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