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行走的思政课堂 凝聚青春力量|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开启北川实践行

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0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7日,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与当地负责人完成对接,并通过思政课堂与参观党史活动,为实践征程筑牢安全根基、凝聚奋进合力。






车轮上的动员课 青春奔赴北川


晨光微露时,满载着师生期待的大巴车向北川方向驶去。途中,团总支书记、三下乡带队教师袁超化身“移动课堂”主讲人,向同学们讲解安全要点、团队纪律与北川民俗规范。当车窗外掠过北川新城的崭新风貌,袁老师以灾后重建的奇迹为例,特别强调:“心怀热忱是底色,但更要学会敬畏自然、尊重生命”。随着“大美人文·法润人心” 的口号再次响起,青年学子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这场特别的行前课,为北川实践筑牢了思想与行动的根基。




深植实践之根 润泽行走课堂


今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堂”宣讲会在北川羌族自治县党校生动开讲。在相关部门负责人与学院带队教师的协同组织下,课堂内容十分丰富充实:北川团县委书记刘元元深入解析当地独特地质特征与安全要点;“大美人文·法润人心,我们是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嘹亮的团队口号展现人文学子的青春风采;我院学生代表彭程作为高校代表发言,分享在本次行走的北川思政课堂下如何做好普法与普通话推广的社会实践,彰显青年担当,更添青春亮色。本次活动将理论深度融入北川大地,青年学子在感悟非遗匠心、体察乡村振兴、筑牢安全防线的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淬炼责任担当,践行“大美人文,法润人心”的使命,为成长成才注入坚实的思想与行动力量。




同行北川砺青春 知行合一担使命


宣讲会后,人文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便跟随工作人员走进庄严肃穆的北川党史馆,正式开启了服务北川乡村振兴的思政课堂之旅。馆内,师生们通过讲解员讲解珍贵的文献史料、生动的历史图片与感人的实物展陈,系统学习了北川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史,深入了解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论述与光辉实践。从革命烽火到建设热潮,从改革春风到新时代征程,北川大地上的红色印记与不屈精神,深深触动着每一位青年学子。“大美人文·法润人心”的团队精神在此刻与厚重党史交融,队员们在回望历史中,更深刻地体悟到党的初心使命与信仰的力量。




访羌绣非遗传承人 探文化传承新篇章


怀着对羌族文化的深切敬意,团队在县党校拜访到省级羌绣非遗传承人、党的二十大代表陈云珍女士。会面中,陈云珍女士以其对羌绣的深刻理解,向队员们生动阐述了羌绣所蕴含的民族智慧与文化价值。双方深入交流了在传播与传承羌绣文化方面的合作意向,形成共识。

此次思政课堂与党史馆,不仅筑牢了实践根基,更正式开启了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服务北川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接下来,团队将紧贴北川所需、发挥专业所长,深入实施大美人文、法润人心特色项目,以青春智慧与汗水赋能北川发展,在火热实践中镌刻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更多活动高清图。一同沉浸式感受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青春活力!

—分享—

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

邮编:402167

电话:023-49481068

招生办公室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三教102

招生热线:023-65112864/3/1
     023-61133880/1/2/3/5/6/7/9

移动座机:15111812616 18883212616

  • 学校微博

  • 学校微信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08 00: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