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语言作为沟通的纽带,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7月9日,人文学院“大美人文”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五星村退役士兵服务站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将普通话教学与羌族传统文化相融合,为当地儿童和群众搭建语言桥梁。
为引导当地儿童和群众更好的理解普通话,由乡村振兴促进团中的实践组成员们向大家发放了“语润羌乡”普通话使用手册,手册正面以介绍羌族地区文化为主,背面是普通话诗词句。主讲人高阳琳同学依据手册内容带领小朋友和当地村民一起读汉字,学拼音,她采用“唱游教学法”,引导孩子们通过肢体动作理解汉字含义;后勤组的同学们分组辅导,用心帮助当地群众分平翘舌音;奖品组准备的重庆文创扇子和推普书签更是激发了孩子和群众的学习热情,大家纷纷踊跃举手积极参与。普通话的“四声”练习与汉语古诗词的听说读既让大家掌握了实用普通话表达,又增强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
“原来普通话可以这么有趣!”参与活动的小朋友骄傲地展示刚获得的“推普小能手”奖品。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五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余绍容表示:“我们村很重视对群众的普通话推广工作,这种将现代语言教学与羌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形式,既符合大家认知特点,又守住了文化根脉,为民族地区推普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推普活动成效显著,不仅让促进团的成员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当地文化,更推动了汉文化与羌文化的双向交流。人文学子以普通话为纽带联结民族文化,让羌韵与汉音在时代舞台上共同绽放绚丽光彩。
扫描下方二维码,解锁更多活动高清图。一同沉浸式感受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青春活力!